|
|
|
隨着網絡應用越來越多,需要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機房所需要的設備也越來越多。然而,機房的面積是固定的,隨着線纜的不斷增多,許多網絡管理員面對密密麻麻的纜線機架和有限的機房空間一籌莫展,如何才能機房整齊、布線設計的井井有條? 傳統配線架的缺點
原來的機房布線採用的是傳統的配線架,看到複雜混亂的機房結構,不知道從何開始,換掉傳統的配線架勢在必行。傳統的配線架有很多缺點,維護起來也不方便,且會帶來安全隱患。下面列舉幾點:
1、不直觀。 傳統的配線架標籤條大部分是紙質的,紙質好坏參差不齊。標籤有手寫的,有機打的;有彩色的,有黑白的;需要要打開機櫃貼近才能看清楚。如果時間長了,由於機房的環境原因,比如人為磨損、空氣潮濕等因素會使標籤變得更加難以辨認,給管理人員帶來諸多不便。
2、維護不方便。 所有的配線架端口都需要寫上標籤,工作量大。其次在維護時,查找及更改不方便。如果要跳線,先要去查文檔,找到要跳接的端口位置,也就是對應機櫃上的某一行、某一列。還有,標籤貼紙容易掉、臟、舊,導致查找很不方便,浪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3、安全隱患多。 線纜龐雜且缺乏規劃,容易堵塞冷熱通道,嚴重影響機房散熱和制冷。對排線布線沒有安全可靠的實施方案,增加了故障和宕機的可能性。
作為一名普通的機房管理人員,面對機房擴展設備更新的要求,以上問題亟待解決。布線正成為企業的重要基礎設施,企業也對用於布線管理的智能配線系統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需求,希望智能布線系統在降低公司硬件設施成本的同時能保障企業信息流的安全。
電子智能配線架+人工管理
隨着布線建設的規模化,對於布線規範化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於是一些標準開始出台。其中最 的是美國電子工業協會和美國通信工業協會制定的商業建築物電信布線標準,即ANSl/EIA/TIA-568。為了滿足標準,智能布線管理技術不斷髮展,電子配線架技術出現並逐漸得到應用。在機房設備更新時,我們選擇使用電子配線架智能布線管理技術。它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實時性——避免管理的時間延遲
邏輯性——避免管理的低效率
集中性——避免人力資源的過多投入
安全性——偵測非法設備的侵入
電子配線架智能布線系統將傳統布線系統與智能管理聯繫在一起,通過電子配線架智能布線系統,將網絡連接的架構及其變化自動傳給系統管理軟件,管理系統將收到的實施信息進行處理,用戶通過查詢管理系統,便可以隨時了解布線系統的 結構。通過將管理元素全部電子化管理,可以做到直觀、實時和高效的無紙化管理。
使用電子配線架智能布線系統,只需少量的人工管理就可以實現機房的管理。重新部署后,機房中網線整齊,數據的錄入和更改只需在電腦上進行操作並刷新數據庫,節省了管理員很多繁瑣的工作,更為靈活。
總結
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讓傳統配線架力不從心,如何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機房管理是企業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使用電子智能+人工管理的配線架管理方式,不僅讓布線更整齊、易管理,還減少了安全隱患,擁有更高的效率,在帶來經濟性的同時,更實現了高安全性。
|
|
|
|
|
|
|